云南省调快第三产业:加大龙头产业带动力度

更新时间:2018-01-25 00:49小编:未知

云南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找准现代农业建设着力点 全力加速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这是一个大时代背景下必然产生的大课题。 词典定义为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的第三产业,曾被不少人肤浅而狭隘地理解为不务正业的吃、喝、玩、乐行当,然而其本

       云南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找准现代农业建设着力点

       全力加速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这是一个大时代背景下必然产生的大课题。

       词典定义为“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的第三产业,曾被不少人肤浅而狭隘地理解为不务正业的“吃、喝、玩、乐”行当,然而其本质却是一个低碳甚至零碳产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时代要求下,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自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空前高度。中国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期盼渴求与坚定意志,超过之前任何一个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如果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令世界惊羡的话,那么我们的经济结构和发展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就尚存较大差距,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偏低便是其中之一。目前,中国第三产业比重刚刚超过40%,远远低于世界62%左右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省第三产业长足发展,占GDP比重由1978年的17.4%上升到2009年的40.9%,虽然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但仍处于发展不充分阶段。在云南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中,省委、省政府明确了加快发展、做大第三产业“蛋糕”的战略指向:通过实施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和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着力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两大龙头产业,有效带动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的整体长足发展。

       二次创业,旅游产业发展转型升级

       曾经领跑全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云南,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已经和正在被人赶超,油然而生出的危机感催生了云南旅游的二次创业计划。从2005年至今,二次创业使云南旅游业发展再次起跑,续写佳绩。

       张立明是云南民族村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他告诉记者,业内同行说他过去是“门票老总”,现在变成了“创意老总”。原来,随着张立明把景区的一个个新创意成功推向市场后,云南民族村景区旅游产业链条不断拉长,总收入中已有30%来自门票之外的其他经营收入。他的主要精力也由整天想着怎样多卖门票转到如何多出新创意上来。现在,景区内建成了昆明古文化城,推出了普洱留香茶艺馆等。人们在游览的同时,还可享受到富有云南民族特色的“吃喝娱”等系列内容,游客欢迎,商家高兴,景区人气兴旺。

       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李正平介绍,曾建起全国首座五星级旅游厕所而轰动的石林景区,提质升级的步伐没有停过,如今已跻身全国首批五A级景区和全国文明风景区行列。

       云南民族村和石林风景区的变化是云南旅游业在二次创业中转型升级的两个缩影。不少时隔几年再次到云南故地重游的游客都有新鲜感,认为云南旅游的品位高了,内涵更丰富了。

       作为云南省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云南旅游业被冠以云南明星产业是准确的。美丽的云南山水和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的同时,也把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的被关注度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2009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云南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国家旅游局把云南确定为全国旅游产业综合改革发展的首个试点省份,这标志着我省旅游产业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云南旅游产业发展由此进入到一个全新时代。

       进入国家战略视野的云南旅游业也当用更高标准审视自己的发展差距。2008年,我省旅游业总收入达到663.3亿元,其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6.8%,高于全国4%多一点的平均水平。然而同一年,美国、西班牙、德国、法国、英国等旅游发达国家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超过10%,高的达20%。

       随着二次创业计划在更高层次上纵深推进,云南旅游产业向更高目标转型升级的步伐也在加快,实施路径更为清晰。

       路径一,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全面打造六大黄金旅游区。在巩固和提升滇中大昆明国际旅游区和滇西北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同时,建设完善滇西南大湄公河国际旅游区、滇西火山热海边境旅游区、滇东南喀斯特山水文化旅游区,启动开发滇东北旅游区。从目前情况看,无论是传统区域还是新开发建设区域,六大旅游区都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今年一季度接待旅客人数同比均大幅增长。

       路径二,进一步提高外向度和国际化水平。云南旅游业将抓住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大机遇,推进国际化进程,把云南建成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要旅游目的地。着力在旅游产品国际化、旅游营销国际化、旅游服务国际化和旅游合作国际化等多个方面多管齐下,全面推进。从今年开始,全省将在主要旅游城镇建设100个游客服务中心,在旅游交通干线和旅游景区建设2000座旅游厕所,完善普及一批中英文旅游标志牌。从细节入手搞好旅游国际通道的公共服务设施。

       路径三,开发旅游新业态,丰富旅游产品。以国家公园、旅游小镇和旅游特色村、休闲度假基地、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县、会展商务旅游基地,以及自驾车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为重点,不断丰富完善我省旅游产品体系,推动云南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和全面转型升级。今年,全省要在继续推进普达措和老君山国家公园建设的同时,争取昭通大山包、梅里雪山、西双版纳、普洱莱阳河等至少5个国家公园开工建设,争取用2-3年时间建成10个国家公园。另外,10大旅游文化名城、30个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县、60个旅游小镇、100个旅游特色村建设也在推进。

       路径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发展模式。

       目前,云南省旅游综合改革、跨境旅游改革、旅游与城乡统筹改革、企业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循环经济试点改革等各项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实施,目的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云南旅游发展模式,增强产业辐射带动作用。

       5月26日,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旅游大会提出口号:“旅游,世界第一大产业,迈向新领域。”我国已于去年底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国。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大背景大气候下,云南旅游业发展将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擦亮名片, 文化强省建设使命催人

       从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到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一字之别,昭示着云南文化发展战略指向,已由仅仅对丰富资源展示和有限开发利用的层面,上升到转变发展方式、打造文化支柱产业、培育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高度。

       从《云南映象》到《印象丽江》,两个文化产品的先后问世,产生了相同的轰动效应,不同的是一个在室内舞台,一个是实景歌舞,后者对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互动体现得更加到位,云南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的融合共赢实现了新的突破。

       从《梦幻腾冲》到《梦幻吴哥》,由同一省内创作班底推出的两台旅游歌舞剧,一个在中国腾冲,一个在柬埔寨吴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国际化已实现创作队伍“走出去”。

       从2009年文化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9%到2020年要占8%,云南文化产业的奋斗目标已指向世界文化产业强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0%以上的先进水平。

       悉心梳理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足迹,我们感受成绩而欣喜,寻找差距而清醒,迈向目标而鼓舞。

       伴随改革开放30多年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云南文化发展与时俱进。特别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在丰富厚重的民族文化资源支撑和强有力产业政策推动下,被冠以“云南现象”的我省文化产业发展令世人刮目相看,产生了强劲的“云南响声”。

      《云南映象》一炮走红全国、走向世界,揭开了一批批具有鲜明“云南烙印”特色的佳篇力作泉涌而出的大幕,开启了云南当代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新征途。从《云南映象》到《云南的响声》、《丽水金沙》、《勐巴拉娜西》、《香格里拉》等民族歌舞,从《一窝雀》到《太阳女》、《高原女人》等民族音乐,一阵接一阵的“云南旋风”吹遍神州大地,吹向大洋彼岸,铸就出云南文化产业的响亮品牌。与此同时,把云南打造成为世界知名影视创作拍摄基地,已成为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方向。近年来每年有近百个影视剧组到云南拍摄,我省先后与国内外影视机构合作拍摄了《千里走单骑》、《金凤花开》、《女若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滇西1944》、《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本土题材影视佳作,以及《无极》、《神话》等一批有云南元素的大制作。

       2009年12月,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明确了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这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更嘹亮的号角、更强劲的引擎,这也是云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对接更高标准要求的新坐标。

       破除瓶颈,云南文化体制改革还需提速。

       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云南出版集团整体改企转制,云南广电网络公司整合重组,云南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强势起步等,是云南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令人振奋。然而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破解体制瓶颈,激活机制活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自满和懈怠。

       人才优胜,云南文化产业还缺“人”。

       如果说《云南映象》走出国门的成功商演标志着云南文化产品开始走向世界的话,那么由云南省歌舞剧院所属的云南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拟在柬埔寨打造的大型旅游歌舞剧《梦幻吴哥》,则标志着云南文化产业国际化战略已开始了由产品输出向人才、创意输出的深化转变。然而冷静分析,云南省文化产业人才匮乏的总体状况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需要在健全人才要素市场、优化人才结构、通畅人才成长和使用通道等方面进一步努力,从而实现云南文化产业从文艺人才到经营策划管理人才的喷涌而出。

        融合互动,文化与旅游两大产业“联姻”还要深化。

       以旅游为载体展示文化的灵魂魅力,文化与旅游互动产生“1+1﹥2”效应,已成为云南文化旅游发展的一大特色。《印象丽江》推出以来收入逐年递增,去年一年演出900多场,门票收入1.5亿元,堪称文化旅游共赢典范。不过从全局看,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分属不同主管部门管理,规划制定、项目策划、促销宣传等还处于条块分割、行业分割状态,两大产业的协调互动和整体优势的发挥还需进一步纵深化和全盘化。

       登高望远,拓展一条有别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新途径,让独具一格的“云南现象”文化产业成为云南文化强省建设的亮丽名片和核心品牌,云南文化产业具备向世界文化强国水平迈进的核心竞争力。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两大龙头强劲带动,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全盘推进,到2015年全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45%的发展目标不是梦。(记者 朱毅 储东华 张议橙 李成生)

 

标签:   调快      第三产业      龙头      力度      产业   
上一篇:文化搭台 旅游唱戏 云南文化与旅游共跳孔雀舞    下一篇:云南保山腾冲端阳节旅游热中偏冷
一站式服务 一站式安排、都为您服务
阳光行程 品质护航,透明公开
100%用心服务 各项增值服务,全心服务
旅行管家保障 途中意外,保证援助